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聚焦优质文化资源与非遗文化,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与文化自信,积极响应黑龙江大学2025年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号召,电子工程学院“红旅赋能·智汇乡村”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志愿服务队于2025年8月17日前往哈尔滨市巴彦县开展为期六天的社会实践活动。赓续中华文脉,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8月19日上午,服务队前往黑龙江北方民俗博物馆开展文化探寻及文化感知活动。黑龙江北方民俗博物馆党支部书记、馆长黄彦辉向队员们介绍博物馆的创办历程,其由乡村教师黄信章始建,用以传承民俗老物件。黄彦辉为服务队成员细致讲解各类老物件的来源和蕴含的民俗文化。博物馆作为国家二级博物馆,拥有藏品4万余件,展出1.6万余件,并设有鄂伦春族、赫哲族等10个少数民族的民俗主题展。队员们走进各民族展馆,上身体验鄂伦春族、朝鲜族等民族的传统服饰,近距离感受民族文化的独特韵味。
走进中国黑土地传统农耕历史文化展馆,展厅中陈列了许多老旧的农具器物。黄彦辉为服务队成员讲解不同时期黑土地上的农耕生产画面,涵盖耕地、除草、秋收等关键环节,清晰呈现了传统农业生产的完整流程,让服务队成员得以直观感受当时的生活状态。
接着,服务队成员前往参观了巴彦历史文化展馆,馆内藏品丰富,既有承载岁月印记的有距今九百余年的金代器具,见证了巴彦早期人类活动的痕迹;也有反映近代地方发展的民俗器物、文献资料,包括旧时的生产工具、生活用具及历史照片等,生动呈现了不同时期巴彦的社会风貌与民众生活状态。展馆内收藏的多种文物让队员们得以沉浸式感受巴彦特定历史时期的社会生活场景。
8月19日下午,服务队来到巴彦县文化公园,公园正中央屹立着主题雕塑-昭肃皇后塑像。在与当地居民交流的过程中了解到,这座公园是为纪念生于巴彦县富江乡的完颜阿骨打(金朝的开国皇帝,女真族杰出的首领)的祖母——金景祖昭肃皇后唐括氏而建。是一个集承载文化、休闲娱乐、会友健身于一体的开放式公园,也是一处展现巴彦历史文化、书法艺术的主题公园。
此次参观走访,不仅加深了队员们对巴彦民俗文化的认知,更让队员们更加深切的体验到中华文化的厚重沉淀。服务队将以此次实践为起点,挖掘文旅发展内生动力,不断学习和探索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让青春的力量在扎根文化的大地中,绽放出更耀眼、更持久的光芒。
文章来源:
黑龙江大学电子工程学院 微信公众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