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石油学院师生赴黑龙江北方民俗博物馆开展思政研学活动‌仪式

422日,石油工程学院师生走进黑龙江北方民俗博物馆,参加哈尔滨石油学院与博物馆共建思政教育基地揭牌仪式,并通过沉浸式体验农耕文化、民族服饰等特色活动,将铁人精神与民俗文化相融合,上了一堂生动的“行走的思政课”。校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刘铎、石油工程学院院长李岳祥、党总支书记孙晓萍、副院长朱砂、党总支副书记张雪及师生代表参加活动。


黑龙江北方民俗博物馆,作为国家二级博物馆,不仅承载着丰富的民俗文化,更是弘扬历史文化、传承民族精神的重要阵地。博物馆以实物展览为文化元素,以大容量的真实藏品还原历史,大视角展示了北方文化和黑土地文化的璀璨,反映了北方民族的文明成果。‌博物馆的每一件农耕器具、每一寸民族刺绣都是鲜活的教育资源,能让学生从黑土地的文明密码中汲取精神力量。农耕文化展厅中,锈迹斑驳的犁铧、木制耕具让同学们驻足沉思。2022级学生党员杨瑞感慨:“这些裂痕仿佛和课本中老式钻机的磨损痕迹一样,都是奋斗者的勋章!”



师生们通过参观主馆区的12个少数民族家庭展览,了解了不同民族的文化和习俗。当面对赫哲族鱼皮衣时,带队教师张国芳现场教学:“解读岩层纹路是石油人的基本功,但今天同学们从鱼皮衣的纹路里读懂了可持续发展的古老智慧,这才是真正的文化育人。”参观结束后同学们穿着各民族的服装进行了互动体验,深切感受到了民族文化的魅力和多样性。



在农耕实践区,师生们手握锄头深翻黑土,额角的汗珠折射出别样思考:铁人前辈用身体搅动泥浆池,农民用双手刨出万亩粮仓,奋斗者的姿态永远相似。无论科技如何进步,实干报国的精神内核永不过时。



此次思政研学活动是石油工程学院“文化育人”的重要环节。未来,学院将依托博物馆的民俗资源,开发更多融合专业特色与文化浸润的实践课程,以文化浸润和专业实践的双重维度,书写新时代能源人才培养的“硬核答卷”。

文章来源:哈尔滨石油工程学院 微信公众平台

分享 :